小龍蝦的頭,是干垃圾還是濕垃圾?這兩天,朋友圈里的上海朋友快被這句靈魂拷問逼瘋了。
“7月1日上海正式實行垃圾分類。前一晚,連夜扔光了家中所有能扔的東西。”“現(xiàn)在,點了外賣,確認好怎么分類,才敢動筷子……喔,對了,筷子不配備了,現(xiàn)在都自帶。”雖然上海垃圾分類才實行兩天,但上海的朋友見面,垃圾分類成了唯一的社交話題,“以前搜索的都是周末去哪兒玩、各國購物掃貨、可以在家做的甜品,現(xiàn)在搜索的全是魚骨頭是什么垃圾?貓砂是什么垃圾?外賣是什么垃圾?以前關注的公眾號都是旅游、娛樂、黎貝卡,現(xiàn)在全是上海發(fā)布、垃圾分類、垃圾分類管家……”
不過,吐槽的同時,垃圾分類也引起了相關產品的熱銷。京東、天貓、拼多多上海地區(qū)的垃圾桶搖身變成網紅,有關產品的搜索量也突然暴增。
要學分類先買裝備 上海人瘋狂囤貨“天價”分類垃圾桶
對于垃圾分類,上海消費者紛紛選擇求助電商平臺。京東數(shù)據顯示,上海地區(qū)分類垃圾袋的搜索量同比暴漲738.5倍;分類垃圾桶、分類垃圾袋全國范圍搜索量增長18倍。
不僅如此,為了垃圾分類,上海消費者也是瘋狂囤貨。618期間,上海分類垃圾桶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70.1倍。與此同時,分類垃圾桶、分類垃圾袋在上海地區(qū)的消費占比分別竄升至62%、25%,成為居家必備物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分類垃圾桶并不便宜,價格遠高于普通垃圾桶。京東平臺數(shù)據顯示,130-388元為目前主流價格,其中一款銷量較好的日式干濕分離分類垃圾的定價為289元。
加班狗和社畜與垃圾桶更配 買垃圾桶成學霸標簽
從購買人群來看,平時叫外賣、喝奶茶、吃小龍蝦,快遞多且愛養(yǎng)寵物的加班狗和社畜們,已成為分類垃圾桶的購買主力之一。
京東平臺上海地區(qū)數(shù)據顯示,購買分類垃圾袋、分類垃圾桶的白領/一般職員,分別占比37.61%和41.59%,其次是擁有寒暑假且較為顧家的教師們。
從購買人群來看,70后、80后仍是購買的絕對主力。按照京東平臺提供的數(shù)據,26-35歲的購買分類垃圾袋和分類垃圾桶的占比為34.55%、35.04%,而36-45歲購買分類垃圾袋和分類垃圾桶的占比分別為44.06%和45.33%。除此之外,已婚家庭成為垃圾處理器消費的絕對主力軍,占比高達70%。
有意思的是,未來垃圾分類產品的購買情況也可能是學霸的標簽,京東的數(shù)據顯示,購買分類垃圾袋和分類垃圾桶的消費者中,大學(??萍氨究?、研究生(碩士及以上)的占比分別高達94.1%、93.07。
不買戴森 4000元的垃圾處理器賣斷貨
值得關注的是,垃圾分類無疑帶火了此前較為小眾的垃圾處理器。京東大數(shù)據研究院工作人員稱,最初,國內垃圾處理器生產廠家主要對外出口,沒有過多在國內市場推廣。
剛剛過去的618當天,京東平臺上,前半小時廚余垃圾處理器成交金額即達到去年同期的3.5倍。其中,6月1日-18日購買垃圾處理器的上海用戶達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。引入關注的是,今年第二季度,上海市垃圾處理器占全國銷量的6%。
不過,垃圾處理器的價格堪比戴森,處于1999-3999元區(qū)間。但南都記者查看后發(fā)現(xiàn),京東平臺上一款3999元的垃圾處理器上海地區(qū)已賣斷貨。該工作人員也預測,隨著國家逐步推行垃圾分類政策,垃圾處理器會成為智能居家快速增長的一個新型類目,垃圾處理器的消費也會成為國民消費升級的一個全新增長點。
出品:南都大數(shù)據研究院零售實驗室課題組
策劃統(tǒng)籌:甄芹
采寫:南都記者 黃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