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海:光風霽月繪唐風 海納百川守國藝

國畫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繪畫形式,是用毛筆蘸水、墨、彩作畫于絹或紙上。筆動、墨出、線成,一氣呵成間紙上映現(xiàn)山遙水遠,彼岸花開,意蘊連連。杰出的繪畫作品,用契合中國畫造型的語言,直接賦予其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,并表現(xiàn)出本身的表現(xiàn)力、感染力和沖擊力。

唐海先生,生于鄭州書畫世家,自幼繼承家學。唐海先生在繪畫方面孜孜矻矻,誠懇進取,先后在中國美術館、北京“榮寶齋”、新西蘭舉辦唐海畫展。現(xiàn)為榮寶齋畫廊書畫家、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理事、國防大學書畫研究院副院長、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研究員、河南中國書畫協(xié)會副主席、鄭州市美術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鄭州教育學院、新疆藝術學院特聘教授、中州大學等院校美術系兼職教授、鄭州市政協(xié)常委、河南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。

【守藝中華】唐海:光風霽月繪唐風 海納百川守國藝

心性純凈擇狐而畫 仙風道骨始出逸品

“深山修煉渡千年,今朝脫骨成狐仙。半顰半笑炫秋水,一姿一態(tài)醉春山。”唐海先生擅于畫狐,他筆下的狐貍,猶如狐仙在世,一雙靈眸,天生媚骨,使人觀之“不飲而自醉”。談及為何選擇狐貍作為作畫意象,唐海先生如是說,“作畫不僅僅是把心中所想呈現(xiàn)在畫紙上,這一系列動作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哲學命題。畫家選擇什么事物來承載自己的藝術見解、情趣理念正是繪畫中的哲學本源問題。”在唐海先生看來,狐貍是美麗與善良的化身,“她”美媚而不自矜,不畏權勢,敢愛敢恨。畫家在作品中傾注什么樣的情感,會使作品的表達出現(xiàn)鮮明的個性。古往今來,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,狐貍被賦予了或好或壞的含義。唐海先生卻只愿將狐貍美好的一面通過自己的畫筆展現(xiàn)給大眾。這說明刻上他思想烙印的狐貍正是老先生內心真善美的真實映照——心性至純至凈,感情豐富細膩,藝術追求高雅。

世人稱贊一幅好畫,往往會說“神完氣足”。指的是一幅畫要清氣往來,靈光四射,筆墨精妙,令人享受到一種新鮮而美的感覺,方稱為“好畫”。唐海先生作畫即是如此,俯首對紙凝想,有得于心,抬頭鋪紙揮毫,行云流水。其間全神貫注,目無旁騖,全部思想,進入畫里。老先生曾說,“對于畫畫而言,技法固然重要,但做到技法與靈魂高度統(tǒng)一,實現(xiàn)‘我手畫我心’,達到無法勝有法的境界才成逸品”。唐海先生手中的毫筆徐疾有度,筆力千鈞時穩(wěn)如泰山,宛若游龍時風卷殘云,其高超技法可見一斑。在潑墨揮毫,紙上縱橫間,先生心靜意定方寸不亂,面對著畫案,淡定儒雅?,F(xiàn)場觀其作畫,畫面線條的起承轉合及用墨的濃淡、輕重、快慢上始終有度,遠看大勢氣韻,近看點線質量。“豪放不忘精微”,幾筆勾勒,淡妝濃抹,恰到好處。先生心境看似平淡天真,卻格高無與倫比。成畫簡潔生動,得之自然,無可仿效。

閱盡千帆厚積薄發(fā) 文思交融終成大道

“藝術之所以是思想的表達,都因為重要的不僅僅是藝術圖像,而是藝術背后的世界觀。”唐海先生始終認為對社會與人生缺乏感悟的人,是難以產生豐富的審美情感和強烈的創(chuàng)作欲望的,更不用說成為優(yōu)秀的藝術家了。他說道,“靈感不是瞬時的爆發(fā),而是來源于不斷實踐,是需要長時的研究和積累,厚積而薄發(fā)的。”唐海先生早年間在地質隊工作,看遍祖國大好河山,閱盡千帆,提升了眼界和審美以及對社會人生的理解,為他的創(chuàng)作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與創(chuàng)作動力。他貼近客觀自然,在觀察分析、提煉取舍上下足了工夫,化景物為情思,使思想與意象相通,逐漸進入更高的審美創(chuàng)造天地,飄逸出塵。

藝術創(chuàng)作中有兩個概念,曰“外師造化”而后“中得心源”。繪畫是畫家們通過對自然、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深刻體悟所創(chuàng)造出來的視覺藝術,也是其注入了更多思想的情感世界。而感情的養(yǎng)成,與文化的積淀有著深厚的淵源。問及大師從何處入手創(chuàng)作一幅畫作,唐先生這樣說道:“藝術的發(fā)展離不開思想與文化的反應,沒有文化就不能稱之為藝術作品。”古人云,“書畫同源”。先生出身書畫世家,自幼學習詩詞歌賦,從中研習吸收傳統(tǒng)文化成果,這種文化底蘊使他的繪畫藝術在保持其獨特性的同時,更能達到表現(xiàn)內容與自然“天人合一”的節(jié)律。正如先生筆下堪稱一絕的紅狐,就是從蒲松齡《聊齋志異》中脫身而來。在一系列傳統(tǒng)文化作品影響下,他深入自然現(xiàn)實,觀察研磨狐貍情態(tài),才創(chuàng)作出獨具特色,展露狐貍絕代風華的“胡家七姐妹”圖。

【守藝中華】唐海:光風霽月繪唐風 海納百川守國藝

傳授家學桃李不言 以身作則下自成蹊

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,宋代有蘇門三學子以詩禮傳家,成就舉世盛名?,F(xiàn)有畫界唐派一脈傳承,繪就畫壇精彩。唐海先生從小愛好書畫藝術,傳承家學,并且積累弘揚家學,博收眾長,冶爐自鑄,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,令唐家一派功建美韻的中國畫風傳續(xù)了三代。其父唐玉潤先生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書畫家,他的花鳥畫以牡丹著稱,素有“唐牡丹”之譽。唐海先生不敢負于家學,倍加努力,在吸收唐派繪畫精髓的基礎上,加入了個人的創(chuàng)新與理解。比之“鄭板橋畫竹,齊白石畫蝦,李可染畫牛,黃胄畫驢”,其選擇聊齋狐仙形象作畫,終成畫狐一絕,筆下紅狐姿態(tài)萬方,柔媚諧趣,形成了頗為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。在他的推動下,唐氏國畫正以開枝散葉,萬紫千紅的狀態(tài)向第三代傳承。第三代其子唐小山以其清新灑脫,豁達渾厚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原青年藝術家杰出代表之一。唐門家學傳承在外看來是畫技流派的傳承,向內觀之卻是其文化與精神內核的繼承。觀之唐海先生與其子相處,皆用“您”、“請”、“多謝”等敬語,父子之間以禮相待,可見書香門第,家訓教養(yǎng)極高。家學與傳承,根深才能葉茂。唐海父子展現(xiàn)給我們的家庭門風、學識、內涵恰恰說明唐海先生不僅在繪畫方面成績斐然,在為人處世也是以高素養(yǎng)行事。

唐氏家學的傳承不止是對內,唐海先生和其父唐玉潤先生都是桃李滿天下。作為繪畫藝術領域傳道授業(yè)解惑的領路人,唐海先生對唐派的發(fā)展這樣說道,“所謂的派與系是自然生成,對于派系之分,我是不贊成的。但是對于真切師從我父親的青年畫家來說,我還是希望齊心協(xié)力,朝著一個方向走,首先繼承好,才能創(chuàng)好新。”當談到市場與藝術的關系問題時,唐海先生更加語重心長,“不只是對于年輕畫家,可以說對于所有藝術家來說,不能忘本。無論處在什么環(huán)境下,必須得把畫畫好,用作品說話,要注重素質的提高。”唐海先生打破傳統(tǒng),達成了自我成長,特別是他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,還能保持一份謙卑、崇敬、虔誠、持之以恒的信念。從老一代藝術家身上所學到的,已經真切體現(xiàn)在他的身上。他幾十年如一日對藝術的純粹堅守、對藝術的破舊立新、對藝術的深究精進,對自成一格的堅持與追求,體現(xiàn)了其為藝術而藝術的美與真誠,其優(yōu)良品質漸漸地變成了藝術后來者的楷模。

立足傳統(tǒng)以文化為帆 個體創(chuàng)新為時代做傳

中國畫是以文化為基點的,其背后的興衰榮枯,實質上是一種傳統(tǒng)文化、民族精神的折射。而隨著時代的演進,文化發(fā)展的新陳代謝,反映在人們的主觀意志上,就有繼承與創(chuàng)新之間的爭持和互動。高校執(zhí)教的經歷,讓唐海思考了繪畫領域中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關系。唐海先生本人的作品大多不脫離本體民族文化,從中索取營養(yǎng),向傳統(tǒng)縱深超越。單是狐貍一個意象帶來的靈感與激情都取之不竭,用之不盡。而現(xiàn)代教育強調應試教導,對于如何更多的拿到分數十分重視,卻忽略了藝術本身的內涵與精神。對于這個問題,唐老說道:“創(chuàng)新必須立足于傳統(tǒng),傳統(tǒng)是非常重要的。傳統(tǒng)美學精神要求繪畫‘意存筆先,畫盡意在’,達到以形寫神,形神兼?zhèn)?,氣韻生動的效果。這些都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融會貫通。詩詞歌賦,經史子集一樣不能少,‘不讀書人,不足與言畫’啊。”

藝術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形式,一個時代的藝術高度,需要一個個杰出的有思想、有人文情懷的藝術家巍然聳立。談到傳統(tǒng)藝術的現(xiàn)代性問題,主張繼承傳統(tǒng)的唐海老師并沒有回避“筆墨當隨時代”的課題。他如是說:“所謂藝術作品時代性其實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,身處現(xiàn)代環(huán)境下的現(xiàn)代人所做的必然就是現(xiàn)代畫。因為每個人都從個體認知出發(fā),去探索創(chuàng)造,去進行對文化與所處時代所需的現(xiàn)代性構建,其作品的現(xiàn)代性特征是鮮明的。”

【守藝中華】唐海:光風霽月繪唐風 海納百川守國藝

作為一名藝術家,“心中有大義,筆下才有乾坤。”唐海先生認為,“中華文化,有容乃大。國家的強大,最后還是文化的強大。文化是十分和平,十分深入人心的。對年輕人而言應該堅持文化自信。”能夠獲得大眾喜愛,深入人心的藝術作品,其必然是做到將藝術的本質與人的精神聯(lián)系起來,將個人思想與民族精神聯(lián)系起來,從平凡之中發(fā)掘出不平凡的意蘊。唐海先生不泥古,不趨時,不崇洋,同時不斷開拓自己藝術表現(xiàn)的領域,不斷實現(xiàn)對自我的超越,用細膩的筆觸創(chuàng)作出獨具風格的藝術臻品。但他并不局限在專業(yè)領域深耕細作,而是心懷大義,一肩挑起傳統(tǒng)民族文化繼承與發(fā)展的重任,用春風化雨般的教化播撒傳統(tǒng)文化的種子。在大力倡導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當下,正是有許許多多像唐海老師這樣的藝術家筆耕不輟的創(chuàng)作,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獨具中國特色、中國風格、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問世,才能不斷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,才能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。(文/夏飛飛 )

推薦DIY文章
2022款iPadPro將可使用視頻編輯軟件達芬奇 使用軟件更專業(yè)
蘋果全新推出AppleTV 4K產品:流式傳輸可以千兆以太網進行
智己L7SnakePerformance高性能版:新車瞄準數秒級圈速提升
閃迪大師PRO-G40SSD外置固態(tài)硬盤:兼具極速傳輸與耐用優(yōu)點
i9版ThinkBook14+/16+新品有望下月上市 首發(fā)約4999元起
512G M.2固態(tài)只要219元!沃存殺瘋了-環(huán)球快消息
精彩新聞

超前放送